跳至正文

视点丨我国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发展概况

       编者按:受科技部《关于促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和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指引,目前全国各地都在大力度促进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我国各地纳入统计上报的2140家新型研发机构主要都是在2011年后成立,2011年后注册成立的新型研发机构约占总数的77%,尤其2016年后成立的新型研发机构占总数50%以上。

       结合2021年科技部组织的统计调查数据,对当前我国新型研发机构的基本状况做简要总结及分析。

我国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发展概况

       3.1新型研发机构的组织建设

       3.1.1三种法人属性的新型研发机构建设

       按科技部《意见》“可依法注册为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服务机构)、事业单位和企业”三种法人属性分类,至2021年各地上报统计的2140家新型研发机构呈如下法人类型分布:

       ——企业类型的新型研发机构为1464家,占上报新型研发机构总量的68.41%。企业法人属性的新型研发机构占比最大,属于目前发展最快和最主要建设的新型科技创新组织类型;

       ——事业单位类型的新型研发机构为472家,占上报新型研发机构总量的22.06%;

       ——社会服务机构类型(即民非,在新的《民法典》中归于社会服务机构类型)的新型研发机构为204家,占上报新型研发机构总量的9.53%(如图1所示)。

图1 新型研发机构法人类型构成情况(单位:家,%)

       这些上报统计的新型研发机构基本都建有符合《意见》要求的理事会、董事会制度。调查表明,已有健全理事会(董事会)制度的新型研发机构为1894家,占我国新型研发机构总量的88.51%。其中,董事会制度的新型研发机构为1172家,占比54.77%;理事会制度的新型研发机构为722家,占比33.74%。

       结合对新型研发机构概念和内涵讨论,从规范发展着眼需要澄清的是:

       ——事业法人属性新型研发机构主要由政府发起、出资或主导建立,发展导向有政府的赋权或使命赋予,称“机构”不存在歧义;

       ——社会服务机构属性的新型研发机构主要是由产学研联合设立,其发展导向一般都具有社会公益性和符合公共目标利益,只要满足一定条件认定为“机构”也不存在太多歧义;

       ——企业法人属性的新型研发机构则需要辨析。一般要冠以“机构”名义需要其本身吻合政府目标意志、或能够承担具有政府导向的公共目标利益,是具有“社会性企业”性质的法人实体。这也意味着对企业法人属性的“新型研发机构”需要政府基于一定标准认定。

       3.1.2多元主体投入的联合共建形式

       结合统计调查,当前2140家新型研发机构的兴办建设,基本体现了地方政府、高校和科研院所、企业、社会服务机构、其他事业单位乃至个人等的广泛参与(如图2所示):

       ——有企业主体参与投入建设的机构为1131家,占比52.85%;

       ——有地方政府主体参与投入建设的机构为379家,占比17.71%;

       ——有高校或科研院所参与投入建设的机构为409家,占比19.11%。

图2 新型研发机构投入主体的类型构成情况(单位:家)

       按科技部“投资主体多元化”导向深入分析,我国新型研发机构距《意见》要求尚有距离。目前上报的新型研发机构主要部分由单一主体投资建设,建设投入主体为一类的新型研发机构占比达到53.7%(如图3所示),仅有37.21%和9.09%新型研发机构的投入主体涉及2种、3种及以上类型的机构。

图3 新型研发机构多元主体投入共建情况(单位:%)

       3.1.3起步条件与人员队伍建设

       从新型研发机构的注册资本看起步条件。我国新型研发机构注册资本均值为5844.35万元,中位数为1000.00万元。其中,有1216家新型研发机构注册资本在1000万元及以上,占比56.82%(如图4所示)。

图4 新型研发机构注册资本规模分布情况(单位:家,%)

       从人员队伍看,我国新型研发机构从业人员总量达到20.78万人,机构平均从业人员为97.10人,中位数为42人,21.73%的新型研发机构从业人员规模在100人及以上(如图5所示)。其中研发人员(R&D人员)占新型研发机构从业人员总量的64.11%。

图5 2020年新型研发机构从业人员数量分布情况(单位:人,家,%)

       3.1.4省、市及高新区的新型研发机构建设

       从省域发展情况看,目前全国有2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上报了新型研发机构数据信息,江苏省、湖北省、山东省、广东省和重庆市上报的新型研发机构最多(如图6所示),这五个省市加总达到1376家,占我国新型研发机构总量的64.30%。

图6新型研发机构省域分布情况(单位:家)

       从城市分布来看,我国共有218个城市(自治州)上报了新型研发机构统计信息。其中南京市、重庆市、苏州市、广州市、宜昌市等前20位城市拥有的新型研发机构数量加总达到991家,占我国新型研发机构总量的46.31%(如图7所示)。

图7新型研发机构数量排名前二十名的城市(单位:家)

       从高新区发展情况看,我国169家国家高新区中有116家上报了新型研发机构数据信息,总数达到740家,占全国新型研发机构总量的34.58%。其中,南京高新区、广州高新区、济南高新区、合肥高新区、苏州工业园区等前21家国家高新区新型研发机构数量超过(含)10家(如图8所示)。

图8新型研发机构数量排名前列的国家高新区(单位:家)

       3.2新型研发机构的功能建设与业务开展

       3.2.1新型研发机构的领域分布

       总体看,我国新型研发机构主要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数字创意、节能环保等产业领域。就8大领域分布看: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领域新型研发机构数量最多,为721家,占总量的33.69%;其次为新材料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领域,机构数量分别为668家和666家,占我国新型研发机构总量的比例分别为31.21%和31.12%(如图9所示)。

图9 新型研发机构产业领域分布情况(单位:家)

       按8大产业领域,有57.80%的新型研发机构涉及2个及以上产业领域(如图10所示),基本体现了新型研发机构交叉融合的学科和领域发展。

图10 新型研发机构跨产业领域发展情况(单位:家,%)

       3.2.2混成功能的新型研发机构发展

       总体看,我国新型研发机构主要开展6大类型业务(参见图11),这些业务开展的具体表现是(截至2020年底):

       ——开展基础研究的机构数为795家,占比37.15%;

       ——开展应用基础研究的机构数为1353家,占比63.22%;

       ——开展产业技术研发的机构数为1724家,占比80.56%;

       ——开展其他研发服务(含检验检测认证服务)的机构数为1000家,占比46.73%;

       ——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的机构共1795家,占比83.88%;

       ——开展科技创业孵化的机构为925家,占比43.22%。

图11 新型研发机构主责主业的内容构成情况(单位:家)

       新型研发机构的业务开展基本体现出了集“研发、转化、孵化、服务”为一体的混成功能。如按上述6大业务分类,有1671家机构同时开展3类及以上业务,占比达78.08%(如图12所示)。其中,同时开展科学研究、产业技术研发和研发服务的机构数量为1124家,占我国新型研发机构总量的52.52%。

图12新型研发机构多元业务开展情况(单位:家)

       3.2.3按市场化机制的组织运行

       尽管目前我国新型研发机构尚处在起步建设阶段,大量机构尚处在建设投入期,但总体看,新型研发机构在起步建设阶段基本呈现了按科技部《意见》要求的“运行机制市场化”趋势。表现为:

       (1)以“非政府收入”为主的组织运行。2020年我国2140家新型研发机构总收入共计1925.33亿元。总收入构成中,来自政府的收入为564.67亿元,占总收入的29.33%;来自非政府收入为1360.66亿元,占总收入的70.67%。其中有1255.91亿元为来自企业的收入,占非政府收入的92.30%(如图13所示)和总收入的65.23%。

图13 2020年新型研发机构总收入来源构成情况(单位:%)

       (2)面向市场或产业的研发业务开展。2020年我国新型研发机构科研项目收入为466.97亿元,占总收入的比例为24.25%,体现了机构以研发为核心的业务开展,并在研发项目构成中来自企业的科研项目已经占主体地位。2020年新型研发机构承担政府科研项目收入为194.32亿元,来自企业的科研项目收入为272.65亿元(如图14所示),来自企业的科研项目占当年承担科研项目总量的51.94%。

图14 2020年新型研发机构来自政府和企业的科研项目收入情况(单位:亿元)

       (3)面向市场的创新服务基本展开。从技术性收入这一规范统计指标获取数据,2020年我国新型研发机构的技术性收入具有一定规模,总量达到466.21亿元,占总收入的24.21%。其中技术服务收入占比最高,占技术性收入总额的52.66%(如图15所示)。

图15 2020年新型研发机构技术性收入构成情况(单位:%)

       3.3新型研发机构的“创新主体”作用发挥

尽管总体看我国新型研发机构主体是在2011年后建立(近5年新设立的新型研发机构占半数以上),但作为起步建设阶段的新型研发机构已经表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仅就注册资本和营收规模衡量,我国2020年2140家新型研发机构总收入已达1925.33亿元,均值为8996.87万元,其中,有1442家(67.38%)新型研发机构2020年的总收入在500万元及以上(如图16所示)。新型研发机构作为“新型创新主体”总体表现出了显著的高成长性和突出的组织生命力。

图1-19 2020年新型研发机构总收入规模分布情况(单位:家,万元)

       除自身的高成长特性外,新型研发机构作为“新型创新主体”的作用更表现在以下方面。

       3.3.1对区域和产业创新系统的研发升级作用

       作为区域和产业创新系统中的“新型创新主体”会明显提升区域或产业创新系统的科技研发水平,为创新系统植入以科技研发为核心使命并根植于区域或产业的新型科技组织。

       (1)从研发项目开展情况看:2020年,我国新型研发机构承担的在研科研项目总数达34527项,平均每家机构承担16.13项,机构承担科研项目的中位数为6项。其中,共承担企业科研项目17932项,占当年承担科研项目总量的51.94%;承担政府科研项目13694项,占当年承担科研项目总量的39.66%(如图17所示)。平均每家新型研发机构承担企业科研项目8.38项,是承担政府科研项目均值(6.40项)的1.31倍。

图17 2020年新型研发机构承担科研项目构成情况(单位:项,%)

       (2)从创新价值和研发层级看:2020年有超过半数(1096家)的新型研发机构承担了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如图18所示),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数为8948项,占来自政府的科研项目数的65.34%,占全部科研项目数的25.91%。此外,还有129家新型研发机构承担了253项国际合作科技项目。

图18 2020年承担政府科研项目的新型研发机构情况(单位:%)

       (3)从研发绩效和提升创新竞争力的情况看:2020年度占比79.81%(1708家)的新型研发机构都有专利申请。有1385家(占比64.72%)新型研发机构获得专利授权,专利授权总量达19974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7969件,占年度专利授权量的39.90%,其中欧美日专利201件);截至2020年底,共有1701家(占比79.49%)新型研发机构拥有有效专利,共拥有有效专利数量76909件(其中,拥有有效发明专利35426件,占新型研发机构拥有有效专利总量的46.06%。拥有境外授权发明专利1254件,占新型研发机构拥有有效专利总量的1.63%),平均每家新型研发机构拥有有效专利45.21件;并且,截至2020年底,主导或参与形成了国际、国家或行业标准的新型研发机构有470家,占新型研发机构总量的21.96%,累计主导或参与形成国际标准180项,国家或行业标准5451项(如图19所示)。

图19 2020年新型研发机构专利授权和拥有情况(单位:件)

       3.3.2更加高效地促进产研融合和成果转化作用

       作为区域和产业创新系统中的“新型创新主体”,新型研发机构的存在增进了研发过程与产业创新过程的融合,是更加高效的促进“技术转移”或“成果转化”组织。就2020年发展情况看(如图20所示):

       ——当年新型研发机构的专利所有权转让数及许可数总量达到2471项,专利所有权转让收入及许可收入达到6.60亿元;

       ——有253家新型研发机构发生了专利所有权转让及许可,其中有51家新型研发机构年度专利所有权转让及许可数在10件以上;

       ——2020年共有184家新型研发机构开展了技术作价入股活动,年度技术作价入股企业数共计254家。

图20 2020新型研发机构专利所有权转让及许可数量分布情况(单位:家,件)

       并且,截至2020年底,我国新型研发机构共累计技术作价入股企业累计数1691家,所拥有的发明专利中已被实施的为13889件,占新型研发机构拥有发明专利总量的39.21%。

       3.3.3更加高效地促进科技创业和产业孵化作用

       作为区域和产业创新系统中的“新型创新主体”,新型研发机构有更加高效的促进科技创业和孵化中小科技企业作用。截至2020年底(如图21所示):

       ——2140家新型研发机构中,有1060家新型研发机构开展了创业孵化服务业务,占新型研发机构总量的49.53%:

       ——开展创业孵化服务业务的新型研发机构累计孵化企业19958家,累计孵化企业均值18.83家。

图21 新型研发机构累计孵化优质企业情况(单位:家)

       尤其值得指出是,许多老牌新型研发机构已经发展成为产业孵化的平台和高技术产业集群的缔造者。如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至2020年累计孵化企业达3000余家,在这些被孵化的企业中累计产生了101家上市企业、2254家高新技术企业、462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

       3.3.4面向企业的创新服务作用

       作为区域和产业创新系统中的“新型创新主体”,新型研发机构同时也成为利用自身的条件优势和知识优势为产业发展提供多方位创新服务的平台,使新型研发机构成为更加高效的创新服务组织。

       2020年度,全国共有1289家新型研发机构面向企业开展了检验检测认证、中试试验和科技咨询等创新服务,全年共服务企业超过119000家。新型研发机构年度平均服务企业92.32家,中位数为15家,有188家新型研发机构年度服务企业数量超过100家(如图22所示)。

图22 2020年新型研发机构服务企业数量分布情况(单位:家)

       3.3.5聚集人才、培养人才和开放创新的促进作用

       作为区域和产业创新系统中的“新型创新主体”,新型研发机构已经开始发挥培育创新生态作用,成为更加有效的聚集人才、培养人才和增进开放创新合作的平台和纽带。

       (1)首先是聚集优秀人才。截至2020年底,我国新型研发机构研发人员中具有研究生学历(位)的人员占比为45.33%,拥有大学本科学历(位)的人员占比为38.97%(如图23所示),有12.50%的研发人员拥有高级职称,有34.53%的新型研发机构拥有两院院士、长江学者等行业领军人才。

图23 新型研发机构研发人员学历构成情况(单位:人,%)

       (2)其次是培养人才。截至2020年底,共有1973家新型研发机构(占比达92.20%)通过联合培养等方式开展了研究生培养工作,招收的在读研究生人数为15919人,累计培养毕业研究生达68767人。使新型研发机构同时也成为为区域和产业教育培养人才的组织。

       (3)新型研发机构也为开放创新和国际间的人才交流合作提供了更加有效的场景。截至2020年底,我国新型研发机构共拥有留学归国和外籍常驻研发人员7712人,其中外籍常驻人员为860人。拥有留学归国人员和外籍常驻人员的新型研发机构共有991家,占新型研发机构总量的46.31%。

       3.3.6粘结和放大创新资本纽带作用

       作为区域和产业创新系统中的“新型创新主体”,新型研发机构有效促进了科技创新与资本要素的融合,许多新型研发机构也成为区域和产业的创新投资组织:

——截至2020年底,全国已有168家新型研发机构设立了投资基金,占新型研发机构总量的7.85%(如图24所示);

——新型研发机构参与设立的投资基金总数达262支,总规模218.23亿元,投资基金规模均值为1.30亿元,最大值为38.71亿元。

——这些投资基金已累计投资企业1608家,累计出资92.83亿元,其中2020年度投资入股的企业就达558家。

图24 新型研发机构投资基金规模分布情况(单位:家,万元)

       本文作者:《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理论与管理模式研究》课题组 王胜光、胡贝贝等,原文刊载于“新研星空”公众号。